星期一, 7月 10, 2006

電子商務停、聽、看

傳統老牛拖車的企業經營已經不合時宜;開火箭、以超音速橫衝直撞的.com紛紛缺氧墜毀;進入網路應用如同使用水電的時代,中小企業如何重新看待電子商務的未來?
2001年年初,.com公司達到鼎盛的高點,就像沖天而上的火箭,脫離了大氣層,原本以為可以飛越到另一個新世紀,沒想到就在缺氧的外太空爆裂崩解。
2001年之前,大家對電子商務太樂觀、期待過多;2001年網路熱潮幻滅後,企業的心態卻又過度保守。2001年之前的電子商務發展像火箭,速度太快,目的地在哪還沒搞清楚,加了油就往上猛衝,衝到最高點就爆掉。原本炙手可熱的.com,變成燙手山芋,讓投資者避之唯恐不及。
經營電子商務像駕駛飛機
經營電子商務應該像駕駛飛機,要有準備起飛、爬昇、轉向、調整方位的操作過程。遇到亂流要放慢速度,或是轉向低飛,等待好的時間點,再振翅爬昇,重要的是,要能確認目標,不怕修正航線,這樣才能順利完成使命。
雖然全球網路事業發展,大起大落,這兩年來網路公司破產倒閉的,不計其數,但傳統老牛推車、反應遲緩的企業經營模式,顯然已經出局。藉由網路進入新的國際產業競爭的必然性,仍然無庸置疑,網路仍然在決勝點上扮演關鍵的角色,就像你要從台灣前往美國,絕不會因害怕空難,捨棄快捷的飛機而改搭魚船。
但企業為什麼需要電子商務?當台灣的上網人口突破900萬、寬頻使用率,世界排名第二;當網路族已經習慣上網找資料、比較各類產品、服務、進行交易;當網路的環境已經成型、消費者已經就位,這個時候你的企業卻不在網路上,你就無法提供服務,無法被網路連結搜尋,你等於宣布退出比賽,成了局外人。
企業E化第一步,產品放上Internet
企業E化就是網際網路化,企業E化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電子商務,進行電子商務的第一步就是把企業的資料、產品訊息放到網路上。這個邏輯與次序很單純,但常常被網路業者說的很複雜,企業要做起來更複雜。 馬來西亞籍的華人David Boo是國際知名的激勵大師,經常巡迴全球各地教授激勵課程,David Boo在全球各地演講當然是使用英文,有回他應邀來台灣,他說他可以用中文教學,主辦單位請他還是講英文,因為講中文大家都聽的懂,就不值錢了。 商界往來有所謂的模糊策略,我故意把我的專業講的高深模糊,讓對方聽不懂,我講什麼,你聽不懂,你就得照單全收,乖乖照我的意思作。
電子商務要擺脫複雜、成本高昂的窠臼
電子商務的硬體架設、軟體應用,被業界搞的太複雜了。早期企業往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與人力資源,才能架構自動化的電腦系統。工程師在設計軟體時,使用的是工程師才懂的邏輯語言、沒考慮到一般使用者。業界在推廣自家的電子商務軟體,又都強調是為客戶量身定做,量身定做的結果,就是售價昂貴,中小企業負擔不起,就被阻絕在電子商務的門外! 網路將來,或說現在已經成為像電力、自來水、電話這樣的民生必備品,現在沒有人不會開水龍頭、打電話,將來沒有一家公司不連結上網。網路的基本入門就是架構一個網站,把所有商品及知識都放在網路上,讓每個企業員工及客戶都能以最快速的方式與企業作互動的溝通。 企業對E化的恐懼,不外乎是擔心:軟硬體投資過高、系統維護太難、導入時間太長、專業人力不足、內部看法分歧、安全信心不夠等問題。但企業E化,要是能夠做到:立刻解決目前的需要、有簡單的操作介面、價錢可接受,投資失敗也不在乎、未來可輕易的升級,企業主一定毫不猶豫的投入。 傳統只能為大企業效命,美其名為企業量身定做、卻要價高昂的電子商務系統時代,應該要結束了。不瞭解客戶經營的產業生態、不能掌握企業對E化的疑慮與真正的需求,只擁有一群技術高超的年輕工程師,擅長寫複雜的程式,應用軟體系統架設完成,還要給客戶附上一本厚厚的操作指南的網路公司,應該要開始思考,提供這樣的服務,在新的電子商務,是否還有競爭力?

沒有留言: